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战略发展研讨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深举办

来源:发布时间:2025-04-23

合成生物学是近年来兴起的前沿交叉学科,正成为推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生物经济的强大引擎。定量合成生物学通过将合成生物学、定量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强调揭示复杂生物系统背后的定量规律,从而指导合成生命系统的理性设计,通过合成构建验证生命中的定量规律。

△ 会议合照

4月22日,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战略发展研讨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深圳举办。会上正式成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及聘任咨询专家,包含16位院士、8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内的20余位合成生物及相关领域专家与会指导。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厅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会议。

△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聚焦合成生物学引领世界的前沿探索、明确产学研协同的科技创新,就实验室未来发展规划展开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会议完成了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咨询专家的聘任工作,该委员会及咨询专家组由多位院士领衔组成高水平学术指导团队,将凝聚战略共识、明晰发展路径,系统推进实验室科研布局优化与能力升级。实验室将与其他全国重点实验室联手合作,强化其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效能,助力实现关键领域科技突破与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实验室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发展。

△ 聘任仪式

会上,刘陈立研究员汇报了实验室工作,从概念与研究范式出发,围绕研究理念与方法论,重点阐述了实验室在定量合成生物学理论框架构建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实验室聚焦建立合成生物定量理论与开发新型合成生物使能技术,近五年逐步按需引进青年人才,建立了一支高度学科交叉的学术带头人团队。围绕合成细胞与工程细胞两大重点任务,实验室瞄准科技制高点与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建制化攻关。

司龙龙研究员及罗小舟研究员作为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代表,分别汇报了“合成细胞”和“工程细胞”两个重点任务的进展报告。

司龙龙研究员在“合成细胞”进展报告中提到,实验室采用“自上而下”布局任务结合“自下而上”提出任务的方式,对合成细胞重点任务进行任务分解,围绕合成细胞“生长、能量、复制、分裂、协同”布局多个科技攻关小组。报告同时介绍了人工合成细胞各个模块的难点、创新研究方案和当前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罗小舟研究员“工程细胞”在进展报告中介绍了实验室聚焦“工程细胞”关键技术攻关,以定量合成生物学驱动生物制造全链条升级,服务医疗健康等国家重大需求。团队围绕“设计-构建-原料-装备-应用”五大层次布局特色主攻方向,在产药活体层面,布局多类产品并已实现产业转化,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升级发展。

张成辛研究员作为新引进人才代表,在会议上围绕“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结构与功能预测”专题报告了近期工作进展及未来的研究规划。团队目前正在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算法,为实现合成细胞生物量的持续增长提供原理性指导与技术支撑。

在专家咨询环节,与会专家高度认可实验室的创新成果与发展规划,并强调要推动实验室在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加强学科交叉与全国科研力量协同,让合成生物学发挥“火车头”作用。建议进一步深化合成细胞、工程细胞两个重点任务,重点突破人工单细胞合成等关键技术瓶颈,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刘陈立代表实验室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表示衷心地感谢。他表示,实验室将勇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致力于实现从“认识生命”到“设计生命”的重大跨越,重点突破人工合成细胞生命设计这一战略制高点。实验室将以“生命功能涌现性原理”为核心科学命题,在生命设计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力争取得原创性、引领性突破,着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为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重要贡献。

电话:(0755)86392288邮箱:info@siat.ac.c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邮编:518055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粤ICP备09184136号-3